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717节(3/3)



    很多选手在演绎这段的时候,经常会走向一个误区。

    《红磨坊》的女主是一个舞女,她有着交际花一样的花枝招展,她性感,魅力十足,但她同时也是一个为了自己的梦想在努力的追逐者。

    她不想只做一个浮于色情的舞女,或者妓女,她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

    这也是为什么她需要得到公爵的资助。

    不论这个方式如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个电影故事里的女主是极度充满个人特点的。

    《红磨坊》不单单只有魅惑、性感,只从这方面去表演,无法让花滑节目成为人人称赞的经典。

    那些被无数人记住的赛场画面,都无一例外的,触碰到了电影所想表达的人文内核。

    丛澜反复看了二十多遍电影,她一点点地研究,慢慢地去揣摩,再结合过往花滑赛场上有过的《红磨坊》,来作自己的风格。

    几乎全世界的编舞师都很喜欢丛澜,没有合作过的人渴望得到丛澜的垂青,而每一个与她合作过的人都大夸特夸,不只是因为她在合乐和技术方面非常配合,还因为她每次都会深入音乐本质,以求做到比赛与艺术性的融合。

    这很难,根本就没多少人做到。

    就如这段探戈,选它的人太多了,留下色彩的又太少了。

    教练会追求技术完成度,运动员无法平衡艺术与技术,在各方的压力下最后只能单方面地选择最粗浅的那一层,而没有去真正地理解、探索。

    这是错的吗?

    好像是不太对的。

    花滑是一个吃年纪的运动,在艺术表现力上,天赋固然重要,经验起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但真的做不到吗?

    也不是。

    至少不会跟现在这样。

    过于追求技术的难度,导致精力被全部放到了技术训练上,缺乏对艺术的打磨,拼尽全力要维持的是完成整个比赛,做到跳跃不摔,在能偷巧的最大范围各种试探。

    浅浅地做一些性感的动作,学着编舞师和教练给的方式去抛媚眼、挥舞肢体,营造出来魅惑,于是就等于演绎了《红磨坊》。

    与现在花滑圈追逐高难度的技术而不在乎正确性,何其相似?

    丛澜能在《红磨坊》这个电影里,由它延伸出去直达花滑赛场的冰面里,看到许许多多的人类困境、运动员困境。

    在cop2.0的初始阶段,这个赛季用这个曲目来作她的自由滑,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她想说的话,早在各种采访里就已经说过几十上百遍了。

    有人听进去了,有人过耳不闻。

    那么,她想要让所有人都无法忽略地,听她再说一次。
小说推荐阅读: 助教是我心尖宠竹马说他和我不熟[虫族]和帝国元帅结婚后我只想躺平全职召唤师重生之狂傲仙医别碰我蛋挞(骨科、ABO)天命阴差之绝对契合畸形Omega发情后【ABO、NP】思来想去,她直接摆烂了 (NP)性幻想之重生寡妇x高门判官